
2020联想创新科技大会上,联想首款自研的晨星工业机器人,成为最吸引眼球的黑科技,运用了原本就日趋成熟的晨星AR设备和晨星CV模组,并且为设备加上了“手”“脚”和“大脑”,打造了联想晨星机器人。
什么是晨星工业机器人?
“手”就是晨星机械臂,它能够学习和模拟工人操作的手臂动作和角度,联想大大地提高了机械臂与工人手臂的同步效率。
“脚”就是机器人的可移动性,通过5G和边缘计算,能够帮助晨星机器人更自由地在车间等不同的应用场景中移动。晨星机器人的安全性也很强,在车间中遇到障碍或工人时,会主动停止移动。
“大脑”就是机器人通过人工智能,能够学习工人的操作,从而在未来加工同一工件时准确复制之前的操作路径,这极大地增强了车间生产和加工质量的稳定性、一致性。【中国工业机器人报道】
晨星工业机器人有什么用途?
这台实现了SLAM技术、导航定位技术以及甚至可以自主找到并且移动到喷漆间的联想晨星机器人,它并非是在强调这些自动驾驶领域非常常见的功能,是为了国产大飞机的制造而诞生。

飞机需要喷漆的零件高达数百种,在传统自动化喷涂实践中,机械臂的示教和调试要花费几周的时间;但如果采用人工喷漆,质量会依赖于工人的操作手法,也很难保证一致性。
而晨星工业机器人就是解决上面难题的。
晨星工业机器人如何运作?
首先,机器人会对整个车间进行空间扫描感知,数据在边缘侧的虚拟机上实时三维建图和渲染,并通过容器化的SLAM技术,导航定位,移动至指定的喷漆间。

之后,机器人的双目立体相机将操作台的工件和周边情况实时采集到边缘服务器。边缘服务器随后将3D视频流实时推送到AR眼镜。而工人通过AR眼镜和手柄远程操纵机器人同步执行喷漆,手感完全等同于亲临现场。
这样操作一次自然